人事处(人才工作处)——守正创新,构建人事工作新格局 行稳致远,打造人才发展新高地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近年来,人事处(人才工作处)在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牢记使命,自觉高点定位,紧紧围绕党委决策部署和中心工作,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思想、新要求,把握新脉搏,推出新举措,实现新突破,不断激发人事人才工作活力,为学校的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与制度保障。
一、坚持赋能致远,强化自身建设
人事处(人才工作处)坚持学以益才、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及教育发展的系列重要论述,夯实理论基础,同时深入开展“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史学习”等系列教育活动,聚焦发展问题,联系学校发展实际,积极响应和推动学校内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切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二、坚持引培并举,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人事处(人才工作处)不断提升人才理念,着力推动“人才强校”战略,不断改善人才发展环境,拓宽人才引进途径,提高高层次人才待遇,积极搭建人才服务平台,在人才“引、育、用、服”上下功夫,持续培植人才发展新动力,实现人才质量提升、数量倍增,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机制灵活、富有创新精神和业务追求、符合学校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正在形成并逐渐发展壮大。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24人,其中,教授80人,副教授277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名,济宁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2名,山东省优秀教师2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51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569人,与“十三五”同期相比,博士占比由不足10%提高到16.45%,硕士占比由37.35%提高到61.58%。
人事处(人才工作处)坚持引育并举、全职引进与柔性引进并重、学历提升与进修培训并行。近5年来,学校共引进博士64人、硕士146人,培养博士44人、硕士3人;培养学科带头人7名、教学科研骨干25名及优秀专业人才36名,柔性引进学科带头人9人、二级学院名誉院长6人,特聘教授9人、产业教授5人;积极鼓励教师到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研究所从事合作交流,期间有72人到国内外进行了访学,32人进行了短期课程进修,647人次参与了国家级、省级等各级各类培训。
三、坚持制度导向,深化人事体制改革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随着国家形势政策的变化和学校转型发展的需要,人事处(人才工作处)立足工作岗位,展现推动人才工作改革发展的担当和作为,在形成更紧、更强、更优的制度合力、工作合力、创新合力上持续用劲,推动各类人才计划有机衔接、集成支持,积极推进以岗位竞聘制度和绩效工资制度为重点的改革探索,通过强化分类管理、强调绩效考评,初步形成了“能上能下”的岗位管理体系;根据“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改革教职工收入分配制度,建立起以岗位管理为基础、以工作业绩考核为依据、以岗位目标考核为手段的分配制度,形成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突出业绩和能力为导向的激励保障机制。
人事处(人才工作处)组织起草并出台了《十四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师德师风考核暂行办法》《济宁学院内设机构职能配置方案》《中层单位目标管理与考核评价暂行办法》《岗位聘用实施办法》《绩效工资实施办法(试行)》《人才引进和培养实施办法》《外聘教师管理暂行办法》《返聘人员管理暂行办法》《教师岗位准入与退出管理暂行办法》《专业技术岗位聘期考核暂行办法》《高层次人才考核评价暂行办法》《关于教师到行业企业、国家机关挂职锻炼的实施办法》《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管理暂行办法》《教职工考勤管理暂行规定(修订)》等一系列覆盖面广、可操作性强、能够保障广大教职工利益、符合学校发展大局的文件,调动了全校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了办学活力,为学校人事人才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提供了保障。
四、坚持以人为本,细化保障服务体系
人事处(人才工作处)积极推动“阳光人事”工作,推动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监督,不断提高执行力。增强学校教职工对人事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加强人事管理,深化管理服务,强调劳动纪律,热情服务教职工。
扎实推进人力资源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建设了方便高效的人事管理服务系统、岗位竞聘评审系统、工资查询系统、年度社会保险缴费和预缴费查询系统等,通过网络等载体提升人事工作效率,实现信息多跑步,教师少跑路。
人事处(人才工作处)全体同仁踔厉奋斗,笃行不怠,涌现出以张昱、王鲁兵等同志为代表的党员先进,他们甘于奉献,忘我工作,在服务广大教职工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践行了党员的担当和使命。
“不将今日负初心”,人事处(人才工作处)将以人才人事制度改革为牵引,以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为契机,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引培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不断完善评价体制机制,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为学校发展集聚人才、打造梯队;坚持久久为功,“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坚持探索性、创新性发展,不断提升人才承载力,为实现学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撰稿:赵彦华 审核:冯晶 编辑:孔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