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院党委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建设高质量应用型大学,以党建为引领,大力推动学院各项事业稳步发展。五年来,在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教学科研、学团工作、服务地方等方面均取得良好成绩。
一、抓实抓牢党的建设
体育学院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引导师生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着力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
认真贯彻落实济宁学院意识形态专题会议精神,定期研究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师德专题教育,严格师德考核,严格执行哲学社会科学类报告会、研讨会等“一会一报”制度,加强外出学术交流管理,加强师生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自觉抵制非法宗教传播和邪教。严格执行教师引进、课程建设、教材选用、学术活动政治把关。加强宣传阵地管理,落实领导班子听课制度。
学院党委高度重视统战工作,认真贯彻党的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加强与民主党派、党外知识分子的联系和沟通,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在参政议政中的作用。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体育学院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把疫情防控作为最重要的政治任务,不折不扣落实学校工作要求,党政齐心,与学生面对面、肩并肩、心连心,以校园“排头兵”、学生“守护者”的姿态,用心守护,用情呵护,以最“硬核”的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全力守护学生的健康安全。
二、稳步推进教学工作
体育学院近五年获得校级及以上教学项目16项,其中曾玉山主持的《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获批山东省教育厅2021年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
体育学院近五年获得校级及以上教学奖励19项,其中在2022年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荣获团体一等奖,单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
三、大力提升科研工作
五年来体育学院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58篇,申请实用新型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2项,获批市厅级以上科研立项18项。
四、打造特色学团品牌
体育学院努力把握时代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政策学习为中心,积极以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思政教育学习。
“以体育人,以赛化人”。体育学院依托专业特色,承办多项校级精品体育赛事,以专业化的精品活动为主要载体,努力打造体育学院品牌特色,促进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为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体育学院团委先后组织举办了校友大讲堂、优秀毕业生考公考编经验分享会、体育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会、毕业生创新创业教育座谈会、“学党史、促就业”招聘宣讲会、线上考研经验交流会等就业创业活动,进一步促进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
五、立足专业服务地方
体育学院承办了“山东省中小学体能发展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党政齐心、上下合力,克服重重困难,“校内与校外联动、线上与线下并进”,制定了详细的项目推进时间表与授课方案,邀请了省内外知名学者、高校教师、教研员为授课专家,全面完善课堂管理与后勤保障,为全省中小学校体育“专家型”教师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体育学院与济宁市体育局合作共建裁判员培训基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内容,创新合作模式,助力校地体育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为济宁市体育事业和人才队伍建设贡献力量。体育学院师生参加多项赛事的裁判工作,推动了我校体育工作校地合作、共荣发展的局面。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体育学院全体教职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有效的作为投入到为高质量应用型大学建设服务中去。在学校党委和行政坚强领导下,把握新时代,践行新思想,担负新使命,开创学校体育工作新局面。
(撰稿:辛允东 杨皖霖 马腾 审核:辛亚杰 编辑:孔瑞)